被“吼”大的孩子,躲不过3种“性格缺陷”,妈

摘 要

  文丨小兔妈妈(文章原创 ,版权归本人所有,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) 同事是有名的暴脾气,做事也风风火火的,对孩子的教育更是非常严格。常常能够听到同事提起自己冲孩子大

文丨小兔妈妈(文章原创 ,版权归本人所有,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)

同事是有名的暴脾气,做事也风风火火的,对孩子的教育更是非常严格。常常能够听到同事提起自己冲孩子大吼大叫的片段。一次孩子因为考试没有及格,同事铆足了劲儿冲孩子大喊大叫了一通。甚至为此还被邻居怀疑有家暴而报警。

但是孩子颤颤巍巍地拿着试卷大气也不敢出,甚至连眼泪都不敢往下留。民警打开门的时候,孩子才哇的一声哭了起来。孩子委屈地说不清楚话,看到孩子嚎啕大哭的样子,同事才发现自己刚才的情绪失控有多么可怕,为此孩子还连着做了几天的噩梦。

同事很是为难地说“我这是爱子心切,真的不想对孩子发脾气,实在是控制不住。”

一、被“吼”大的孩子,躲不过3种“性格缺陷”

陶虹在一档访谈中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时的一个故事。当天她和朋友约好谈事情,但是因为没有算好时间,还没来得及好好准备就得带着孩子出发了。可是就在准备出门的那一刻,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,于是孩子衣服被弄湿了,地板被弄脏了。

陶虹看到后很是生气,情绪一瞬间就飙到了最大值“你这不是添乱吗?”陶虹不管不顾地冲着孩子发了一通脾气,孩子愣在原地不敢出声,甚至连哭都忘记了。冷静下来的陶虹才发现自己打吼叫让孩子很受伤。

1.缺乏安全感

常被父母吼叫,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会遭到明显的破坏。孩子会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,找来父母的责骂,于是在过于焦虑的心理诱导下,孩子变得战战兢兢,即便是在亲近的父母面前也常患得患失。

2.性格内向

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温柔对待,很容易由此影响到社交。孩子不敢表达自己,总是喜欢隐藏起自己的喜好的诉求。孩子不愿意和同伴相处,因为这让他觉得很有压力。父母的消极引导方式让孩子心理压力过重。

3.自我认知较差

父母的粗暴对待让孩子的认知能力出现了问题,孩子的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,父母的吼叫是对孩子的否定。孩子对于自我感到自卑,自然也就无法表现出积极自信的一面。

二、父母吼叫孩子,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?

1. 影响亲子间的亲密关系

父母对孩子的吼叫让亲子间的亲密感遭到了极大程度的破坏,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们亲近,并且总是想要躲避和逃离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可置否的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无限地消耗掉孩子对父母的爱。吼叫教育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难免生疏。

2. 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展

父母对孩子的吼叫让孩子的社交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。孩子会把从父母哪里接收到的戾气施加到他人身上,或者是变得胆小怯懦只能任人欺负。孩子在社交中无法实现正确的交往方式。

3. 影响孩子的情绪把控

父母们经常在孩子面前失去理智。表现出情绪化,这会让孩子的情绪把控能力发展受到影响。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无法实现冷静地解决问题的目的。孩子的情绪急躁而容易失控。

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被情绪化所裹挟,坏情绪只会让孩子成为父母暴怒下的牺牲品,并不会起到预期中的教育效果。

三、教育孩子时,应该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?

1. 就事论事

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新账旧账一起算,这就很容易导致父母们情绪激动,这就导致了过度情绪化的出现。就事论事的父母更加能够让孩子明白问题的所在,自身也更容易把握教育的节奏感。

2.保持对孩子的合理预期

父母的高预期会让孩子的错误被放大很多倍,所以想要不情绪化,父母就要对孩子表达合理预期。过高的期待只会让孩子永远无法满足父母的教育愿景,父母的情绪总是会过于焦虑和消极。

3.听听孩子怎么说

想要让父母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似乎有点难度,这时候父母们不妨听听孩子怎么说。这样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情况更加清晰地掌握。父母要有耐心,不要以己之心去妄加评判孩子的行为。

情绪的表达是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行为,但是如果总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,那么父母就很有可能会成为自身情绪的牺牲品。父母教育应该去情绪化,这样的教育引导更加中肯。

大家对父母教育中的情绪化有哪些看法呢?

本文由小兔妈妈育儿原创,欢迎关注,带你一起长知识!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